炎炎夏日,带着自己的宠物来一场定制旅行成为新热门。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展和消费理念的升级,“宠物经济”正在迎来高速发展。
随着出游频率增加,宠物出行定制服务大受欢迎。位于江苏苏州姑苏区的酒店,暑假期间,9间宠物友好客房每天都被预订一空。
某超市宠物日用品组负责人 刘超:很多人要出去旅游,宠物在家可能没人照顾,自动喂食器、自动猫砂盆、自动喂水机,这些产品开始越来越火。

一家位于深圳龙岗区的从事AI宠物摄像头的企业,其设计的一款产品通过模型算法,自动识别宠物的动作形态,甚至为年轻消费者设计了人工智能“一键成片”程序,方便他们发布到社交平台上。产品上市一年,年成交额接近700万元。
深圳另一家企业积极转换赛道,从创立之初生产普通宠物清洁器具,到现在生产智能喂食器、饮水机和垃圾处理等智能产品,仅仅5年,年收入增长了15倍。

深圳某智能设备企业负责人 芦胜波:我们基于动物行为的前沿视角,叠加跨界技术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品类,企业一直处在持续高速增长的状态。
据了解,仅深圳,就有宠物经济相关企业8.8万余家,其中,2024年1月到4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6600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上涨8.7%。
根据《2023—2024中国宠物行业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达2793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3613亿元。
而随着宠物经济升温,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也在转换思路,积极转型为宠物友好型商城、餐厅。
进入上海宠物友好商场,先免费租一辆宠物推车。根据手机上的“宠物购物地图”,选一款宠物定制餐,在这里,宠物消费不仅便捷而且有趣。
人宠互动商业场景越来越流行,但对于不养宠物的消费者而言,则需要更多安全防护、卫生后勤等规定和标准。
近日,上海市《商业场所室内宠物展示及互动体验防护要求》就获准制定立项,这将是国内首个适用于商业室内场所宠物服务的地方标准,将进一步明确权责、加强监管,营造人宠和谐的消费环境。
宠物经济活力十足,一些宠物相关产业也随之带动起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从粗放型到精细化、定制化、个性化转变。在内蒙古宁城县,小猫砂撬动了大产业,带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技术负责人表示,猫砂的主要原料是膨润土,宁城拥有矿产资源量超过20亿吨。膨润土猫砂产业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国内需求旺盛。为了满足不同宠物主的喜好,短短几年,宁城的猫砂企业研发出适合体形娇小的主人搬运的轻量猫砂、方便小户型存放的小颗粒“小米砂”。
产品升级、技术迭代,这家猫砂企业2023年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2号厂区,可以实现猫砂上料、粉碎、烘干等工序智能化作业。
眼看着“土”特产走向全球,当地政府支持企业建设猫砂科技产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刚刚建成的猫砂实验室里,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检测技术帮助企业拿到了欧美高端猫砂的订单。而新装修的直播间请来了日语、泰语主播。宁城猫砂从原来的小而散、粗放型,逐渐转变为产品研发、检测、展示、外贸综合服务、电商销售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猫砂产业集群。

宁城县工信和科技局局长 陈强:2023年,宁城县猫砂产量在150万吨左右,产值9亿元,带动1500人就业。2024年预计产量能达到200万吨左右,增长速度在20%至30%。
宠物是人类重要的朋友,是以非经济目的而豢养的动物。作为家庭一员的宠物有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是提供了非人类社会的支持元素,如安全感,被关心被关爱和被喜欢的感觉,以及个人价值感等,满足了人类渴望交流和关注的欲望,缓解生活压力和负面影响,降低人类抑郁程度,此外宠物还会给家庭带来欢乐气氛,促进家庭的和睦和谐。

宠物经济是指因豢养宠物而产生需求的相关产品与服务,从宠物的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每个环节都包含为宠物主及宠物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解决方案。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宠物活体数量保持高速稳定增长。近年来涉及宠物犬的负面新闻增多,各地养犬政策调整,饲养受到更严格限制,同时因猫适合城市的生活、猫的饲养成本、时间成本相对较低等因素,养猫人士增速迅猛,2021年中国犬猫整体数量突破1亿只,其中猫的数量反超全的数量,达到5759万只。


国内在宠物养殖与活体交易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宠物养殖与活体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以及行业标准,加之市场法规监管不足,消费者与商家信息不对称,市场乱象丛生:宠物养殖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市场竞争无序;活体交易不透明,品种品质缺乏保障;售后服务不完善,消费者难以维权。

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呈正向增长态势。随着养宠人群对宠物情感的逐渐变化以及养宠认知的逐步深化,其在宠物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从而推动宠物食品、用品、医疗健康、零售等各细分行业消费增长,为宠物消费市场发展注入强劲增长动力。

2023年Q1宠物用户女性超过半数,18-30岁占比近40%,一线及新一线用户居多,占比高达27%。用户占比变化角度,千禧一代、50岁以上年长用户的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同时三、四线城市用户数量占比增长,但整体仍相对稳定。

2023年中国养宠家庭规模破亿,中国宠物家庭渗透率不足20%,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宠物消费金额逐年增加,中国宠物市场呈现高度发展潜力。


我国宠物行业产业链相对完善,围绕宠物全生命周期逐渐形成涵盖宠物育、食、用、行、康、教、娱等全产业布局,其中涉及第一产业的宠物繁育及食品原材料供应;第二产业则是宠物的食品、用品、药品等配套产品;第三产业主要是宠物医疗、美容、培训等多样化服务。

随着城镇化提升、单身人群规模的变化、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新出生人口数量的下降,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于宠物角色意识的转变,从“看家”向“陪伴”转变,宠物也逐渐成为新的情感寄托,为宠物消费产业链逐步完善及多元。

在宠物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政府监管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宠物行业的法律政策体系和行业标准规范,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为宠物行业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持续宠物优化产品和服务,助力宠物行业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现行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19项、地方标准13项团体标准约107项。从整体来看,中国目前出台的宠物行业政策涵盖面比较有限,数量相对较少。每年新发布的法规均为个位数,且多为指导类,很少具体涉及宠物市场细分领域,导致部分宠物市场产品发展缺乏规范和统一标准。政策法规体系的缺失不利于政府部门对行业进行有效监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宠物行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每年毕业的兽医人才大部分被国家相关检验检疫机关招揽,还有一部分进入了畜牧业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而进入宠物医疗领域的人员占比很少,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根据发达国家每千人对兽医服务的需求比例,我国执业兽医缺口在30万人。

由于宠物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企业自主设计研发能力较弱,因此产品研发创新被极大的忽视,这也导致了产品跟风严重,导致宠物食品、用品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导致了产品形态、概念、场景、价格等基本核心构成要素都高度相似,这种同质化使得用户很难依据不同的品牌价值去选择产品。

随着宠物地位提升和科学养宠观念普及,宠物主对宠物食品、用品、医疗以及服务等质量严格把关,重点聚焦品质升级、场景细分、服务精致以及智能。以科学性进一步强化产品的研发与品质,提升品牌专业性,增强宠物信任感的同时,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
随着人们对于宠物健康的认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宠物主人开始关注宠物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不仅全方面考虑食材、适口性、用户口碑、宠物自身状况等因素,并且从多维度评估主粮的营养成分。
随着宠主对养宠生活水平和对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养宠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日益增长的宠物服务需求将推动市场迎来新一轮发展。场景细分为基础、五官、环境、身体清洁,从日常打扫的便捷性、对宠物卫生健康的关注等方面,都促进清洁市场向研发创新、高端化的方向发力。
宠物智能产品的良好发展前景正吸引众多厂商参与其中,但我国宠物智能设备仍处于早期阶段,商家质量良莠不齐,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厂商只追求产品外表与噱头,忽视宠物实际使用便利性与实用性。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新全球宠物系信息发布平台仅供读者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